嫦娥六号揭秘月球背面早期岩浆活动
2024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家基于嫦娥六号采集的月球背面样品的研究成果首次揭晓,两篇独立论文同时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与《科学》。
月球背面28亿年前的岩浆活动
《自然》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月球背面在约28亿年前曾经历过一次年轻的岩浆活动。这一发现填补了月球玄武岩样品在该时期的记录空白,为月球早期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
《科学》论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月球背面岩浆活动至少从42亿年前就已开始,并持续了14亿年以上。这一时间跨度比此前已知的月球正面岩浆活动时期更长,表明月球背面岩浆活动更为活跃。
月幔源区的物质组成差异
《自然》论文的研究成果显示,嫦娥六号着陆点28亿年前的岩浆活动源自一个亏损克里普物质的源区。《科学》论文的研究成果则表明,嫦娥六号低钛玄武岩形成于距今28.3亿年前的火山喷发,并具有一个十分亏损不相容元素的月幔源区。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月球背面月幔源区的物质组成随着时间而变化,从克里普物质富集转变为亏损,对月球玄武岩的分布和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月球正面和背面差异的成因
嫦娥六号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月球正面和背面差异的潜在成因。此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月壳厚度的差异是导致月海分布不对称的主要原因。
然而,嫦娥六号的研究表明,月幔源区的物质组成也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因素。月壳很薄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也匮乏大规模的月海玄武岩,这表明月幔源区的物质组成在月球岩浆活动分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科学界的评价
《自然》和《科学》的审稿人高度评价了嫦娥六号月壤样本的研究成果,认为这些研究为月球和行星科学界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新的见解,将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嫦娥六号月壤样本的研究,将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月球的早期演化、月幔的物质组成和月球地质历史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