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的务实之路
经历了大炼模型的时期,各大企业和投资人对大模型的看法变得更加务实。
为了让大模型产品获得用户青睐,企业开始将重点放在提升用户体验和实用性上。
大模型破圈时刻
2024 年,一些大模型应用取得了破圈时刻,让大模型的影响力不再局限于科技极客圈。
这些破圈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主动运营,有的歪打正着,还有的被迫出圈。
Kimi 异军突起
事件起因:今年 3 月,月之暗面推出的 Kimi 因为宕机而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原因是其支持国内市场上最大的文本输入。
事件思考:专注于解决刚性需求,不失为一种突破重围的有效打法。
番茄小说争议
事件起因:字节跳动旗下的番茄小说平台要求签约作者签署补充协议,同意将作品内容用于平台 AI 模型训练,引发了隐私安全担忧。
事件思考:各大公司应重视 AI 应用中的隐私保护,维护个人数据安全和创作者权益。
360 AI 绘图被疑抄袭
事件起因:360 创始人周鸿祎在产品发布会上使用了他人通过 AI 模型生成的图片,引发了版权争议。
事件思考:AI 生成图片的版权归属问题仍有争议,需要法律界进一步明确。
360 儿童手表智能回答惹争议
事件起因:360 儿童手表对用户的提问给出了不当回答,引发了舆论关注。
事件思考:大模型应用中存在“幻觉”问题,需要认真审视和研究其安全性与稳定性。
可灵出海先香
事件起因:快手发布的文生视频大模型可灵成为全球首款可供公众测试的同类产品,在海外市场迅速走红。
事件思考:抢占先机、产品优势和有效的营销策略共同促成了可灵的成功出海。
总结
大模型时代,企业对 C 端超级应用的追求将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破圈尝试探索出成长路径。期待 2025 年,有更多破圈层的大模型应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