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 - 业界 2025-01-25 13:38

AI时代,年轻人的思维正在悄悄 “退化”?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鸟哥笔记,作者:花花小盟主,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你是否有过提笔忘字的经历?习惯了键盘的敲击,脑中的文字变得若隐若现,日常交流中对电子输入的过度依赖,让我们几乎忘记了握笔的触觉,这便是科技对传统的冲击。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不止是我们的笔,我们的思维都开始陌生。近日,瑞士商学院的一项研究称常用AI会削弱批判性思维,尤其是年轻人,可能会不假思索地接受AI给出的结果。

AI为什么会削弱年轻人的批判性思维?

所谓的‌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其核心观点在于培养一种能够独立思考、理性分析、严谨求真的思维方式,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问题和挑战。AI是如何削弱批判性思维,让人类渐渐沦为“无用阶级”的?

1.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

人工智能(AI)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1950年,阿兰·图灵提出了的“图灵测试”,成为衡量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最早标准。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的概念被首次提出,被认为是AI的正式诞生,此后,科学家开发了第一个AI程序——逻辑理论家,它能够证明数学定理。

20世纪50至70年代,出现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专家系统等重要的理论和技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专家系统成为AI研究的主要方向。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的发展,机器学习开始受到重视。90年代以来,神经网络的研究逐渐复苏。2006年,科学家提出的深度信念网络,标志着深度学习的兴起。

直到进入21世纪,AI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大数据、计算能力的飞速提升以及新算法的不断涌现,推动了AI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对于国内而言,进入21世纪20年代以来,以百度、阿里、腾讯等为代表的科技巨头纷纷推出了自己的AI大模型产品,如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腾讯云MaaS、字节跳动的PixelDance等。这些模型在语言理解、生成、问答,甚至设计等方面表现出色,对于AI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各地政府也积极推动AI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为AI大模型的落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对于成长于互联网黄金期的年轻人,本身就习惯依靠于网络的信息筛选和处理,AI的出现和发展,让互联网变得更加智能、高效。比如,AI在社交媒体中被广泛应用,速成的文案、AI创作的头像等,带来许多新奇的体验;大家感受最深的定然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更快速和准确地筛选出用户偏好的信息,实现精准的推送;而在竞争激烈的电商领域,AI不仅实现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和推荐、直播服务,其中智能客服,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解决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购物满意度和忠诚度。

以上只是AI应用的冰山一角,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可以说,AI的发展普及,让年轻人将AI解决问题视为平常,思维的独立性和逻辑性开始“躺平”。

2.认知卸载与依赖让年轻人失去批判性思维

在瑞士商学院的研究中,认为AI工具的一个重要吸引力就是“认知卸载”,即AI正在成为人类记忆的外部硬盘,从而减少大脑的记忆,减轻人们的脑力劳动。但如果认知过度卸载,可能会对人的记忆、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当人们面对问题时,会倾向于直接接受AI给出的答案。

认知卸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AI提供的信息获取便利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搜索答案通常会出现各种五花八门的消息,AI技术不但提供了快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会进行系统的罗列和归纳,这让AI的结果更有信服力。相应的,当信息获取高效的同时,信息也在变得碎片化及片面性,一旦陷入碎片化的知识陷阱,学习的动力和耐心就变得稀缺,年轻人丧失探索的欲望,开始放弃思考。

其次,表现在决策过程中,AI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削弱了个体。过去,我们对领域有着自己的判断,在决策过程中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来监督、调整,以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但对AI的过度依赖,把事件的决定权和主导权,交了出去。

最后,是学习方面的呈现,如瑞士商学院的研究,在教育领域,AI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反馈。然而,如果过度依赖AI进行学习,学生可能会失去主动探索和批判性思考的机会。

年轻人如何避免被“驯化”?

AI渗透不可避免,根据相关数据,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 (AI) 市场规模约为1364.5亿美元,到2033年将达到3289.3亿美元,2024年至203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10.27%。科技只会越来越发展,我们运用AI,也要做好自己。

首先,保持质疑,AI只是渠道之一。中世纪法兰西哲学家彼得.阿伯拉尔说过一句话,“智慧的第一步是学会质疑,质疑会把我们引向问题,问题会把我们引向真理。”在借助AI收集分析信息的同时,不能盲目接受AI给出的结果和解释,而是要学会提出问题、进行质疑和反思。比如,通过各种平台渠道去佐证答案,追溯AI数据结果的来源。

其次,保持对新技术和新事物的敏感性和好奇心。美国风险管理理论学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编著的《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一书中提出,好奇心能让我们不断学习,并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冷静地找到事物的关键。好奇心不但能让年轻人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驱使AI技术因地制宜地被使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通过自监督预测进行好奇心驱动的探索》,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创新型的方法,也就是以好奇心为驱动力的新型人工智能算法,无需奖励机制就可以让人工智能进行学习。所以,好奇心和敏感性,能让AI更好用,也能让年轻人的思维更活跃。

另外,是多元思维和跨学科能力的准备。“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说:“不断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个学科,不管这个学科是多么有趣,都会把人的思想禁锢在一个狭窄的领域之内。”当AI成为科技主流的时候,多元跨学科的思考能力,能拥有更多的视觉角度,看清答案的真相。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把锤子,你眼里的所有东西都像钉子”,我们把AI当锤子的同时,不能只看到钉子,要拓宽视野、拓展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人与人的沟通交流必不可少。批判性思维是独立思考,而不是孤立无援,人的智慧的潜力是无限的,人与人的交流,才能让AI的应用得以发挥和提升,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从而更好地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AI的迅猛发展是否会削弱年轻人的批判性思维,取决于年轻人是否能保持质疑、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和好奇心,是否有多元跨学科的能力,是否有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AI只是工具渠道,是高效与便捷的道具,但主导者,依然是年轻人自己!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