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 - 业界 2025-02-06 09:04

春节回家,我发现父母染上了网瘾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定焦One(dingjiaoone),作者:苏琦 金玙璠 王璐,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坐在工位前的年轻人,除了怀念刚刚过去的8天长假,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越来越多打工人在本次春节返乡中发现,家里从50岁到80岁的长辈,都染上了“网瘾”,上瘾程度甚至远超小朋友。

他们有人从早到晚刷手机,洗碗、倒垃圾、洗澡都离不开,短视频成了家里的背景音;有的一家全部沦陷,老爸刷手机“赚钱”上瘾,老妈迷上霸总小说;有的直接把刷手机比作上班,不仅拿出了七八部手机同时上网,还会准时打卡听“故事”;还有80岁的老人沉迷刷短剧,同时下载了好几个短剧APP,连睡觉时都捧着手机。

让他们上瘾的内容五花八门,涉及短视频、网文、短剧、直播、“养生”课程等等。

这是年轻人第一次发现,老年人沉迷网络的情况远比他们想象中严重,其不良后果也十分明显。一方面,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不仅会损害肩颈和视力健康,还会使他们减少与身边人的交流,变得愈发沉默寡言;另一方面,老年人很容易在各种网络骗局中上当,比如花几百元充值观看短剧、购买剪辑课教程,或者成箱购买网上推荐的“保健品”。即便不涉及金钱,网上大量带有情绪诱导性的虚假信息,也常常会让老年人情绪激动。

最让年轻人无奈的是,即使是高知人群的父母,也难以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假,对“算法”毫无抵抗之力。

但深挖老年人刷手机上瘾的原因,又让很多年轻人眼睛一酸。这帮老小孩既想通过每天刷手机赚点小钱,从而减轻小辈的负担,也想在一个人在家的日日夜夜,找点事情打发时间缓解孤独。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沉迷听网文、花钱买剪辑课,

高知妈妈也有网瘾

天一 |32岁传媒行业从业者江苏

回乡后的当天晚上,我就发现我妈有网瘾。

高铁站回去的路上,她的手机一路播放某“网文AI朗读+解压动画”的短视频,我问她怎么开车还看短视频,她回答在地下车库等我无聊,打开当背景音,我也就没多想。

到家吃完晚饭后,我发现她洗碗、下楼倒垃圾、去仓库拿东西、洗澡,甚至晚上处理财会工作时,还会继续播放此类视频当背景音,我才意识到她的网瘾比我想象中大得多。

我的第一反应是害怕她上当受骗。在我询问之后,她和我再三保证“没花钱”。但我发现,这些短视频会设法导流到小程序、公众号或其他APP,在里面设置多个付费选项如看全文、看续集、充会员、点广告等,花钱是早晚的事。

另外,我想起在2024年下半年,她曾多次在电话里咨询我“学视频剪辑是不是能赚钱”,我一边劝说没有这么简单的事,一边举例称很多课程都是割韭菜。结果发现这些短视频账号宣传用AI剪辑+配音可以赚钱,并且售卖视频剪辑的课程,我妈也花200多元买了,并称“等彻底退休了就在家学了赚钱,这些视频都是永久可看的”。

除了担心她上当受骗,我更多是感到吃惊和难过。在我心里,我妈是一位职业女性,很难想象她会对网络如此沉迷。可能也是因为如此,一开始,她不愿意和我聊“网瘾”问题,觉得不是什么大事,聊着聊着她才袒露,“家里实在太安静了”。

我妈今年58岁,虽然已经退休但被返聘继续工作,因为一些原因我有快两年没回家,平时一个人在家的她,除了工作就是看望外婆,生活简单却也无聊至极。

因为平时工作需要长时间盯电脑,她的视力不好,家里的电视一年只有在看春晚时才打开,其他时间她都在短视频平台“听视频”,从以前的听韩剧/泰剧解说,到后来听网文和短剧,基本刷到什么就听什么。

与其说妈妈有网瘾,不如说她是为了缓解孤单。但我认为,老年人网瘾的问题还是需要引起重视。

一方面,她刷到的很多短视频内容“三观不正”。在评论区,能看到一些年轻人评论“这都是什么三观”“这样的视频也能放出来”,但是中老年用户却信以为真,评论“XXX怎么可以这么做”“这样的人就应该被XXX”,时常情绪激动,这不仅有害身体健康,还容易被人盯上利用其同情心进行诈骗。

另一方面,部分短视频创作者也在利用情绪内容误导老年人,利用流量获利。春节期间,一条“DeepSeek遭受美国黑客势力攻击,中国红客挺身而出”的短视频刷爆老年人的手机,这条视频在我家族群里被不断转发,我找了很多证据指出内容的事实错误,但他们听不进去。

这样挑起情绪的内容还有很多,恰好击中了老年人怕落后、想要学习新知识、民 族 主义情绪等多种心理,最终可能会让他们吸收了很多自以为正确其实是谣言的内容,落入另外的骗局。

为了防止妈妈沉迷手机,我决定新的一年让她减少工作,多出去走走,不能整天只对着手机。这样的网瘾没有解药,只能用陪伴让她转移注意力。

春节很糟心:老爸刷手机“赚钱”,老妈迷上霸总小说

吴文|28岁 互联网从业者 河北

以前爸妈总说我,怎么捧个手机白天黑夜地看,现在他俩才是彻底离不开手机。我这次春节回家,老爸不分场合地刷视频,老妈不分昼夜地听小说,家里时时刻刻都很吵,连做饭都很糊弄,我快被逼疯了。

最早是我爸一个人沉迷刷短视频赚钱,我妈还总吐槽他,除了吃饭睡觉,什么也不干,就是刷视频,“跟他说什么也听不见”。我爸觉得,俩人在家没点声音不习惯,他把手机开着视频,能涨知识,还能赚点金币换红包。其实他一天刷十几个小时手机,才能挣几毛钱,连手机充电的钱都挣不回来。

没想到,老爸还没消停,老妈又迷上了听小说,只要醒着就在听,做饭听,做家务听,午睡听,洗澡听。我听了听内容,基本是“霸总爱上我”的桥段。

我妈以前只是“看小说”,但现在年纪大了,注意力集中不了,看一会就走神,所以就开始听,结果还上瘾了。为了省钱,她也没买会员,据说看一个小广告就能免费听一小时书,多看几个小广告,就能听一个礼拜。

手机上瘾在老年人中挺常见的。我过年跟着爸妈去亲戚家拜年,他们聊的基本都是“又在哪个APP上赚了几块”这类话题,还有老人拿两三个手机刷短剧,就为了每天赚几块。我们几个同龄人一聊,我还算幸运的,至少爸妈没刷保健品讲座,也没给网红直播间刷礼物。

但我爸妈在手机上花的时间是最多的。俩人没有业余爱好,电视不看,带他们旅游也不去,连麻将也不打了,总之,都不如在家刷手机。最夸张的时候,一天得有20个小时花在手机上。

我爸几乎时刻举着手机刷视频。过年期间,我带他俩出去吃饭,我爸没吃几口就开始刷视频,我嫌太吵,他就关了声音接着刷。还有一次,我想带他们在电视上看个电影,我爸刚看了个开头就说没意思,转头去刷短视频了。用我妈的话说,“长手机上了”。

我妈完全是五十步笑百步。前几天,我问我爸,我妈白天怎么觉这么多,总是听着小说就靠在沙发上睡着了。我爸说,老是听小说听到后半夜,能不困吗?

这两年,我每次回家都在想办法劝他们,但几乎无效,我很担心父母的身心健康。老爸本来就颈椎不好,去年几次说手麻,带他看医生,医生建议减少低头看手机,说可能压迫神经,要定期监测。我妈每天沉溺于小说,话明显变少了,社交几乎没有。

老年人手机上瘾,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缺少娱乐,更缺少子女的陪伴,本想借手机打发时间,但时间一长,容易失去对事物的判断力,最后,彻底被这些APP的系统和算法拿捏了。

从“听故事”到买保健品,

我爸把听课当工作

月亮|30+岁 传媒行业从业者 北京

今年过年回娘家,看到桌子上摆着七八部手机,我知道我爸的“网瘾症”又加重了。

我爸今年快70岁了,退休后一直闲着没啥事干,直到近一年内鼓捣起了智能手机,可算是找回了当年“上班”的繁忙状态。

他最近迷上了用手机听故事,感觉都有点走火入魔了。比如会把听课比作工作,从早到晚一刻都不闲着,甚至春节假期“加班”听;我家小朋友需要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他便偷偷跑到其他屋子里听,把自己关在里面1-2小时不出来;他还有听故事KPI,每天听完后要截图返给他们的管理员,并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从而拿到奖励。

我爸最初是被“听故事得红包”的噱头吸引,还把家里这些年买的、办套餐送的七八部手机全找了出来,想着一起听故事能多赚钱。

对方还抛出了拉人头奖励,每邀请成功一位50岁以上的人听故事,会给2元红包,满5人后还会额外奖励5元。由于年龄审核不严格,我也被我爸拉进群一起“听故事”,结果进群后发现,表面上是听故事,实则里面都是坑。

管理员每天往群里扔故事链接,然后让老年人们点进去听,里面是一些录播+直播视频。这些视频虽然标题写的是XXX人生故事,但故事主体为某保健品品牌创始人的生平经历,数量高达100多期。故事还会一点点变味,后续夹杂了很多健康养生知识科普和产品推荐直播,比如糖尿病为什么要综合调理、如何养肝、XXX高级客户顾问的直播等。

最开始我没把我爸听故事赚钱当回事,觉得现在的老人有警惕心,让他们花钱挺难的,也告诉了他,听故事可以,但不能花钱。他答应得很好,但渐渐地便跟我说要买保健品了。

只要他跟我提到买,我就及时制止,并把网上相似的揭黑报道发给他看。每次打电话会劝、我爸来我家送东西时也会劝,可他根本不听,一直强调自己吃着很管用,觉得是我存在刻板印象。

后来我拦不住也不硬拦了,既然说了不听,那就不赞助资金,从经济源头切断,毕竟买这些东西还是挺花钱的,遵循的给钱原则是,大钱绝对不给,平时回偶尔给点小钱,或者买吃的用的直接寄回去。

但今年过年回家,我还是为此和他大吵了一架。

当天我带着小朋友回娘家,进门后便发现家里有好几个标注着类似于保健品字样的大纸箱,这还仅是我能看到的很少一部分,而且我发现他越来越相信这类故事,晚饭后他吃保健品,还建议我和小朋友也吃点,说是能强身健体。

其实我也能理解他的举动,毕竟小辈平时工作比较忙还要带小朋友,他自己一天天没事干只能玩手机,加上觉得自己到了一定岁数,怕身体不好生病住院再拖累我们,于是看到在手机上听听故事赚钱,还学点养生知识的活动就想试试。加上这些骗子的包装也很有迷惑性,他慢慢就被洗脑了,认为吃那些东西能少去医院。

80岁爱上刷短剧,睡觉都抱着手机

蓓蓓|30岁传媒行业从业者 河北

今年回老家,我被80岁的爷爷“强制性”听了好几部短剧。

虽然年龄大,但在我心中他一直比较喜欢研究新鲜事物。智能手机刚出来没两年,他就给自己买了一部,当时只是想追时髦,看着年轻人一滑就能接打电话,觉得特别好玩,但日常的休闲娱乐还是看电视、打扑克牌。随着近两年短视频火了,他开始沉迷刷视频,最近又迷上了短剧。

基本每天早上一睁眼他就在刷,晚上也抱着手机,经常晚上11点人睡着了,手机里的短剧还在循环播放。他看的大部分为豪门霸总类型,我问他具体讲的是什么故事,他说不出来,只是说觉得里面的房子挺大挺好的。

为了看短剧,爷爷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怕短剧数量不够看,在手机里下载了四个短视频App,这个软件上的刷得差不多了,就换另一个;看到视频占用手机内存比较大,便把音乐、购物等软件都卸载了;遇到很喜欢的付费短剧,会让几个小辈偷偷给他充钱追,不让奶奶知道;刷短剧很耗电,他专门在床头又安装了一个插座,边充电边追;为了防止奶奶说他总玩手机,他还拉着她一起看。

但危害也不少,由于长期看手机,他的眼睛越来越花。看视频还很耗流量,一天一个G都不够他用,话费最高达到过一个月好几百。

他也心疼钱,天天跑到墙根下蹭邻居家wifi,但距离还是有点远,一旦wifi信号不好,手机流量便自动开启。

后来邻居搬走了,直接把宽带留给了爷爷,可上个月他还是被扣了两个流量加油包的钱,他说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开通的。今年过年小辈们聚到老家吃饭时,第一件事就是给移动客服打电话,解释老人不太懂智能手机才开通了流量包,看能不能退费。

爷爷也学聪明了,天天给10086打电话查话费,一旦发现自己被扣钱了,就立刻找客服,还形成了一套话术:“我就是一小老头,80岁了啥也不懂,不知道按到哪个键便开通了啥花钱服务,你给我退费吧,顺便再帮我看看还有啥额外开通的套餐,全给我取消了。”

但这招也不是百试百灵,大年初三爷爷又给客服打电话,对方表示这已经是本月第二次退费,只能退一半,这让他emo了很久。

临走前我偷偷问爷爷为什么这么爱玩手机,他说一方面是无聊没事干,另一方面是怕落伍,觉得如果不玩手机,不接触年轻人喜欢的玩意,平时和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便没什么话题可聊。所以即便被小辈们批评笨、经常玩着玩着话费就被扣了,他觉得也是值得的。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