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 - 业界 2025-02-07 08:41

DeepSeek带动AI搞钱热潮?我们总结了用AI做副业的几个方向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AI新榜,作者:阿虎,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开年搞钱第一棒,落在了DeepSeek

在刚刚结束的这个春节,“如何用DeepSeek赚钱”、“用DeepSeek一年赚100万”这样的帖子不时出现在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的推荐页。电商平台上,DeepSeek R1本地部署的教程层出不穷,售价从9.9元至80元不等。

图片

图片

DeepSeek的火爆无须多言,最近,这股“神秘东方力量”不仅震动硅谷,同时以C位之姿出现在AI、金融、创业、玄学等不同赛道。

新榜旗下跨平台社媒传播监测平台声量通显示,近7天内,在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和DeepSeek相关的内容作品数至少在105万条,日均作品数超15万。

从2023到2025,从GPT-4到Sora到DeepSeek,AI领域每逢开年就有炸裂新闻,似乎成为了某种规律。

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如何从迅猛增长的AI行业找到自己的机会,掘得第一桶金,则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创作者们借助AI变现,靠AI生成内容、知识付费、应用内付费、AI自媒体等方式盈利,带动了“AI搞钱热潮”。

新年开工之际,我们来聊聊2025年,大家该如何用AI搞钱做副业。“AI新榜”观察总结了现阶段几种用AI做副业的常见方法,希望能为各位带来参考。

靠AI生成内容变现:

有人能净赚百万,有人偏好小本生意

离世界模型、AI Agents技术更远的普通玩家们,靠着绘画、视频、3D赛道AI应用的崛起,先从AIGC中淘到了金。

2024年初,AI“复活”赛道掀起了AI生意的热潮。简单的AI换脸、变声技术,就可以让消费者和逝去的亲人进行对话聊天。

不少商家看中了这一具有强烈需求的市场,利用可灵、即梦等AI工具为顾客定制动态图片、短视频。

“AI新榜”对话了部分商家,他们提到,目前最基础的“让人物照片变成动态图”的服务,定价通常在10元至50元左右,AI工具的收费不同,制作成本也会不同。其中一家设计小店,定价为20元的照片加声音视频,销售数量已超2000次。

得益于2024年下半年AI视频工具的火爆,AI视频方向的搞钱能力进一步增加,也吸引了一些传统影视专业相关的玩家。

西羊石团队主要用AI生成城市文旅宣传片,以“自然风景+AI”、“热门IP+城市地标+AI”的模式,利用AI生成脚本、图片、视频、配音、后期等一贯的AI视频制作流程产出成片。

西羊石团队曾表示,他们在半年内盈利了约30万,其中收益最高的业务是广告和电商领域的AI视频。

同样,我们也看到了AI3D赛道的“商业化落地”情况。

比如,UGC内容平台Roblox玩家“RG”制作的AI3D挂件曾在1小时内吸引了超3000名玩家涌入购买。他靠售卖游戏配饰赚到了超过1亿Robux代币,折合下来赚了约250万人民币。

不光是售卖虚拟的3D游戏配饰,还有网友直接上传售卖了自己的模型。

图片

部分AI3D业务截图

不过,创作者们靠AI3D配饰“净赚百万”只是个例,更多的仍然是勉强覆盖成本、不显山露水的小本生意。

比如,2024年11月,Recraft生成图片在小红书上成为热门话题,“有偿代做头像”再次成为吸金方式,网友们靠简单的生成头像、表情包、壁纸、二次元周边等等方式进行变现。

部分AI创业者靠定制AI头像和壁纸的业务,在春节期间收入超10万。

但我们观察下来发现,用AI做定制化生意,抓住产品的增长风口,谁都有机会在其中赚到一笔,但收益普遍不高。

定价最高的代做业务也就在30元上下,这种情况下,店主不仅要提供无限次生成服务,也会给到相应的提示词内容。

图片

接定制AI头像生意的“琪子”对我们表示,现在她通过售卖AI图获得的利润,勉强覆盖了制作成本,仅仅抵得上一款AI产品的月订阅费。她也坦言,自己并不指望这种小生意会有非常大的收益,主要作为一种兴趣来经营。

AI做自媒体:

萌宠、穿搭、剧情赛道机会多

过去一年,用AI制作猫猫、奶奶、美女、佛祖等剧情号、穿搭号,同样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涨粉变现。

图片

通常来说,他们会先生成一组固定形象的图片,比如唐僧、奶奶、猫猫,再利用大语言模型生成鸡汤文案、吐槽、短剧剧情向内容。

因制作门槛不高,大量AI自媒体会选择这种方式快速起号,积累一定粉丝量级后,开始带货、分享教程。

有做AI剧情号的创业者告诉我们,这类账号一旦做成,平台播放分成只是基础收益,接广告带货、卖AI课程都可以变现。以AI猫猫剧情号为例,一条油管短视频(YouTube Shorts)广告的收入在3万美元至50万美元不等。

可以说,高额的收益吸引了不少创作者纷纷选择用AI做自媒体之路。

一些内容从业者告诉“AI新榜”,现在各平台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用户对优质内容的更高要求,对AI生成内容“会下意识抵触”,“尤其是油管短视频,很难做出爆款内容,要做成自媒体会更难一点”。

除此之外,AI自媒体中还有一部分人是具备商业化能力的超级创作者。这些玩家大多不是从0起步的个体,更多的是本身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靠主业带动AI副业发展的“超级个体”。比如土豆人、野菩萨、海辛、数字生命卡兹克......

他们在互联网上分享干货、AI行业资讯、前沿的技术,将自己打造成原创IP,变现也更多靠IP。

作为自媒体而言,最直接的变现方式依旧是广告商单,为品牌定制图文和视频等等。以博主“土豆人Tudou_man”为例,据新红数据显示,他在小红书单条笔记商单的预估报价为10万左右,单条视频笔记约30万。

AI知识付费:“三端通吃”的生意

在AI赛道上,更长期的变现方式是课程+社群运营。

创意人“野菩萨”开设了自己的AI绘画课程,售卖自己总结的AI提示词和方法论,课程价格从1000元到5000元不等。截至目前,已有上千人报名他的课程。

西羊石团队选择做起了G端、B端、C三端生意——服务政府和企业做文旅、电商宣传片,并成立了社群做知识付费生意,把积累的AI经验攒成资料课程,服务C端用户。

图片

他们推出了10元至数百元的AI视频课程,运营了5000多人的知识付费社群,还以AI行业创作者的身份接受不同企业的技术咨询。

此外,许多没有系统课程的创作者们会选择直接将自己收集的案例、观点和观察整理成内容,然后放在知识星球等不同平台上出售。这些内容的定价通常在1元至99元。

需要说明的是,售卖AI课程在市场上向来有争议,也存在灰色地带。也有一些人以“AI资料包”“AI学习社群”“AI咨询”等名义提供相似服务,用户需要付费,才能了解相关内容。但这些服务的最终目的通常是为了引流,而非真正提供有价值的学习内容。

我们这里提到的“AI知识付费”并不是指新闻资讯、材料的汇总和梳理,而是指那些能够帮助用户从中掌握AI技术、并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程。这类课程的质量和实用程度取决于不同人的具体需求,但至少不应该仅停留在解决“信息差”问题上。

AI应用内付费:

有的产品上线8小时狂揽16万

“小而美”的AI应用帮开发者捞到金了。

2024年,15岁初中生“zmh”靠AI当上了CTO,开源项目ChatNio被百万元收购。

简单来说,ChatNio是一个集合了流行的模型和AI服务的一站式平台。“zmh”在即刻分享了自己的开发故事。他提到,截至2024年11月,ChatNio累积了近10万月活跃用户,实现了每月5万元的净利润。

除了靠实用性打响名声之外,还有一些应用凭借出色的核心创意吸引了众多用户。开发者花生打造的“小猫补光灯”便是其中之一。

图片

这款“小猫补光灯”应用为用户提供了几张不同颜色的图片,用户可以通过调整简单的饱和度、屏幕亮度参数,来实现冷暖色补光灯的效果。

“小猫补光灯”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应用付费”实现的。在获得第一波关注和流量后,花生就推出了1元付费的“小猫补光灯Pro版”,Pro版在短时间内就冲到了苹果商店付费榜Top1的位置。

无独有偶,2024年9月,海外有个17岁的高中生做了款AI应用“Cal AI”,主要功能是分析食物中的热量成分。上线4个月后,该应用销售额便达到了100万美元。

图片

“Cal AI”的开发者“Zack”分享自己能够成功的经验,其实主要归结为两条:一是能解决明确的需求,二是擅长搞营销。他提到,短视频平台更容易实现病毒式传播,通过持续输出有价值的新内容,来撬动新用户增长。

和“Zack”类似,“胃之书”这款应用的开发者赵纯想也采用了相似的开发思路。“胃之书”的功能定位也和人们的健康饮食相关。具体来说,AI可以通过对话记录日常饮食,分析用户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为用户提供具体可参考的建议。

据开发者赵纯想自述,“胃之书”刚上线收入就达到了1.2万美元(折合约47000元左右)。尽管听上去数额并不大,但几乎是产品纯利润。

有技术背景的玩家们把AI当作创作工具,辅助来开发一些好玩的、有用的产品,大部分通过应用内付费的模式实现盈利。

开发者“Kyzo”上线了一款名为“毒舌AI”的项目。用户只要输入一个推特账号名,AI就会根据账号的历史发言和帖子内容,生成一系列犀利的评论。

图片

图片

这个纯赚关注和流量的AI产品,在短时间内获得了500万用户。“Kyzo”在X上表示,这个项目让他每小时净赚4000美元,并在8小时内赚到了22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万元)。

能够实现靠AI应用挣钱的开发者们,往往会深耕一个垂类,精准做好产品定位。他们的AI应用之所以能够成为爆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产品的核心创意,以及有效运营的结果。

可以说,我们正站在AI淘金热的十字路口,每次有新的AI产品,就会有新的所谓“赚钱风口”出现。

当然,上文复盘的更多是已经跑出优秀案例的玩法,除此之外,还有更多未被提及的AI副业方向,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讨论。

AI时代,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AI开发者,但人人都能成为AI的使用者。就像“野菩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马良,但至少我们先学会使用马良的笔。”

对于想用AI做副业的人来说,无论是用AI制作头像、做内容二创,还是用AI开发某款应用,无论选择什么方向,核心需要考虑的都是能否解决一部分人的实际需求。

其次,就是积极行动起来,在使用中摸索AI的可能性。话不多说了,我去用AI搞钱了。

相关话题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

关于deepseek的一些普遍误读

DeepSeek劝不了谷歌们

DeepSeek推翻两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