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 - 业界 2025-02-10 14:02

猫狗拼抖,决战白牌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光子星球,作者:吴先之,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需求与供给推动往往并不同步,当需求增长到一定阶段后,必定转向供给。

自2023年末开始,猫狗拼抖几乎都把注意力放到了供给侧。京东重做京喜,发力面向产业带白牌的大店,淘工厂M2C半托管模式引发“二次入淘”,抖音“抖工厂”试水,拉开了一场产业带白牌争夺战的序幕。

毫无疑问,来自产业带的白牌最初多把生意放在淘天,可随着淘宝加速品牌化、严管商家等措施后,不少白牌商家把目光放到了别处。它们先后转移到拼多多、抖音电商、快手电商,一度扩充了这些平台的货盘。

淘天后来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自2020年发力白牌。在此期间,淘特到淘工厂的切换折射出阿里M侧(产业带供给)策略的变化——从独立运营到平台自营大店,从全托管向半托管的变迁。

去年,当产业带小二来到河北白沟产业带时,一位箱包商家告诉我们,他曾指着对方鼻子骂道:“三年了我都没有见过一个活的阿里小二,你知道这三年其他平台小二找了我多少次吗?”他当时撂下了一句非常极端的话:

“天猫不死,天理不容。”

面对产业带争夺日趋白热化的趋势,平台们对一件事情心知肚明:手握产业带越多,便越能向市场输出多样化商品;手握产业带越强,则能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争夺产业带

丰富的供给催生更多的需求,而不断增长的需求吸引更多供给。

随着需求增速放缓,以及2020年进入去库存周期,猫狗拼抖快相继把目光放到了供给侧,从而推动产业带“白牌”兴起。在此过程中,产业带白牌与平台间经历了多轮探索。

2017年以前,白牌几乎只能长在淘天,到2017-2020年拼多多兴起,掀起了一轮脱淘入拼的风潮,再到2022年直播电商兴起后,又有一批产业带厂商转战抖快吃到了红利。去年,卷低价与仅退款对于产业带商家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一批厂商意识到渠道就是生意,不应有偏废,于是有二次回淘。

“二次回淘”并非线性的抛弃其他平台,而是将生意重新引入到淘天,事实上,一个产业带白牌同时在多个平台经营已是常态。

某平台产业带小二罗林(化名)告诉我们,他走访产业带时,曾碰到过一些非常执拗于单一渠道的厂商。

例如北方某村聚集了700多户制作老人布鞋的商家,它们的生意几乎全部放在一个平台上。罗林在去年下基层,试图与之接触时,对方根本毫无兴趣。

“我左手喝着酒,右手投着广告,嘿,咱就把钱给赚了。”即便对方对新平台没有任何兴趣,罗林仍然耐着性子沟通,可是对方借着话头继续说:“你们算个啥,我狠起来,连自己的价都打,用自己做的新链接打自己的老链接。”

即便如此执拗的厂商,仍然在去年年中放下了身段,入驻了罗林的平台,开启了多渠道经营。

优质供给从来都是稀缺品,平台对于供给侧多平台经营趋势无法改变,于是退而求其次,转为针对竞对的招商与活动政策。产业带交锋较为激烈的平台当属淘天与拼多多。

王肃(化名)告诉光子星球,每到大促、季节性爆发期这类关键时间节点,平台间便会暗自交锋。某平台小二便会向其询问竞对商家政策,竞对平台小二也会以调研为名,打听对手动作。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24年618前夕,A平台小二花了2个小时,打了200公里的网约车和他面谈。“还有一些事情不可能在微信上聊,就是刺刀见红的商战,具体聊的东西我不方便向外说。”

除开淘天与拼多多,抖音与快手同样在培育自己的产业带。

例如2022年,快手号称投入230亿+的流量扶持“快品牌”,然而受限于平台体量,拿得出手的案例并不多。像早前官方给出的成功案例,浙江濮院镇羊绒产业带品牌“千柏年”,2023年1月时曾说自己已关闭天猫旗舰店,放弃唯品会,但在时年3月又重新注册了主体在天猫开了同名店铺。

更为人熟知的是在抖音上成长起来的“抖品牌”。为了解决产业带工厂缺乏直播电商运营能力,以及应对行业价格、运营、品质、服务等全方位的内卷,抖音电商也运营起了自己的产业带大店“抖工厂”。

陈豪放(化名)是浙江一家体育用品厂商,他一直想从直播电商寻求增量。去年年中开始与抖工厂小二接触,短暂试运营后最终放弃了入驻。

阻碍他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三条,首先是需要单一平台年GMV超过3000万的流水,其次是缴纳实打实的5万元保证金,最让他们头疼的是与小二沟通。

“需要根据平台‘商机’提报对应商品,但当时商机很少,它们主推的是组合,比如3元3件、9元3件。”这种偏向于C2M的模式,对平台小二有极高的业务要求,需要熟悉工厂工艺、成本、库存等方方面面。此前做该模式的淘特是靠分化产业小二为工厂小二,甚至还需要驻厂才能实现。

为什么要自己培育产业带?有句俗话可以概括:“别家孩子养不熟。”会因为短期利益,转投别处,不愿意与平台一起成长。

留商育商路径不同

抖工厂短时间未能迅速成为厂牌第三极,或许是直播电商与现有产业带厂牌存在一些不兼容性。

抖音电商“抖工厂”的策略似乎是希望从既有白牌池中择优,从流量筛选变为供给筛选,从而精选出一批能够在经营、供给、货盘上与抖音电商更贴合的原生厂商。

然而,产业带厂牌大多缺乏运营能力,没有品牌流量加持,低毛利也无法承受高投入占比的达播,因而能够适配的产业带厂商一飞冲天,而更多不适配的厂商仍旧籍籍无名。

目前猫狗拼抖快都有自己独特的产业带运营策略,其中以淘天“淘工厂”与拼多多体量最大,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两种模式。

淘工厂为半托管的大店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淘工厂本身作为淘天官方工厂店,给工厂提供运营、市场信息、流量扶持、产品标准等,由产业带工厂提供产品。拼多多偏向于运营,商家按照平台各类活动规则,或者黑标认证等要求,自主经营。而京东旗下的京喜则偏向于全托管,厂商与京喜合作相当于把货完全卖给了京喜。

猫狗拼能搅动产业带的另一个因素是“重品”的产业带白牌,与货架式电商更为契合。其中一条是对于销量波动的承受力上,产业带商家远逊于贸易商。

“爆单对厂商来说是灾难。”多位厂商都在不同场合下提到,他们更希望线性增长而不是非线性的爆发。“抖音电商有全网最好的测品机制,但也很难精准预判爆发,多生产可能被库存压死,少生产会爆单挨罚,横竖都不行”。生产者不具备贸易商一样,具有解决“流动性”的能力。

尽管直播平台的招商计划中都有帮助新商冷启的条目,亦有持续经营的帮扶,但对于产业带商家而言,始终离不开持续经营与逐步成长两个核心关键议题。

在费率方面,除拼多多外,其他平台在商家入驻初期会给予免佣,此后会按照不同类目收取佣金。拼多多的机制是免佣,而如果参加百补这类活动则会抽取佣金,费率相对其他平台类目佣金要低。这或许是此前不少产业带白牌涌入拼多多的核心因素。

相较其他商家,产业带商家在面对平台比价时更游刃有余。光子星球接触到的多地产业带商家都表示,会针对不同平台的价格、人群、运营要求,开发不同的平台定制款。真正让产业带商家意识到多平台经营重要性的,其实源于平台自身。

拼多多低门槛、较高的免费流量,以及单品打爆的机制,很容易吸引到产业带白牌商家。不少商家表示,去年大促后至今年年货节期间的12月-1月期间,渠道销量增长最高的仍是拼多多。不过,平台对价格的要求,商品与用户并不匹配等因素,也让一部分商家毛利承压。

于是淘工厂打的牌则是提供运营上的灵活度供产业带厂商自选,同时在淘天生态内拥有较高的流量,从而把更多精力放在制定“标准”之上。半托管的M2C模式的确有助于改变产业带厂商毛利被低价竞争给卷掉,但精耕细作需要时间,且依赖于整个淘天流量大盘的充沛程度。

“淘工厂的模式没有敌人,唯一的敌人来自阿里电商内部。”一位阿里人士表示,淘工厂之所以放弃服饰类目,主要原因就是淘宝要做服饰出海,笼络了一大批服饰产业带商家。为了“大局”让渡一个类目,未尝不会因为其他“大局”再让渡。

另一方面,自从去年1688转向C端之后,与淘工厂同样存在左右互搏的情况。

重构白牌还是被白牌重构?

产业带“白牌”崛起是一个必然。

40多年开放吸引海外大牌在国内建厂,全国各地不少产业带的崛起,都与品牌代工息息相关。依靠代工,这些白牌工厂不仅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制造工艺也在代工中日益成熟,不少工厂负责人意识到,品牌代工最核心的关键是一套完善、行之有效的标准。

供给侧在变,需求侧同样在变。

曾几何时,人们心甘情愿为大品牌与贴牌经营付费,品牌溢价包括了营销、服务、品质确定性等等成本。然而,当人们发现自己购买的大牌产品实际上就出自某家工厂厂牌时,一些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消费有两种心智,一种是形而上的消费理念,为情绪、审美、趣味付费;另一种是形而下的消费理念,为质料、功能、即时需求付费。乐观环境时,人们对形而上的消费趋之若鹜,而一旦环境变化,则会变得无比实际。

大环境变化为国内白牌崛起创造极佳的条件,国内“大市场”与地缘政治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实际上为国内厂牌、海外大牌平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

当我们在思考平台抢夺产业带时,往往会陷入到“模式决定论”之中,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到淘天,小到快手,平台但凡走向产业带都会拉起一面“盘活经济、解决就业、做强国货”的大旗,这表明博弈者并非平台之间,而是平台与地方。

比如拼多多不计成本做农产品,2024年快手拉着广州做白牌,淘工厂与义乌、东阳等多地互动,这背后有多重考量。

一位新加坡老人说过,往左拐举右旗,往右拐举左旗,即是如此。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