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 - 业界 2025-02-21 13:58

阿里站在中国AI肩膀上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字母榜,作者:谭宵寒,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最新一季财报显示, AI 将阿里巴巴重新拉上了云端。

阿里自身 AI 业务的增长与进步,投资DeepSeek的传闻,加上与苹果AI达成合作的消息,种种市场情绪叠加未来预期,阿里股价趁着AI东风,在财报发布后起飞,当天收盘大涨8%,较三个月前的财报日股价,上涨超50%。

整场财报电话会,分析师们的问题也都绕着云和AI打转:AI将如何促进公司云业务的收入增长?未来三年的资本支出情况如何?云利润率的长期展望是怎样的?

阿里管理层给出的回答是极其乐观的。

未来三年,阿里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AGI能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如果能实现AGI,那么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有可能影响或者替代现在50%左右的GDP构成;未来90%的输出token将在云端生成并通过云端分发,只有云计算网络才能以最高的效率生成和分发这些token。

吴泳铭将云计算网络比作“电网”,为AI提供算力支持。眼下,因DeepSeek爆火带来的一系列服务繁忙现状,无疑成了AI算力需求迎来大爆发的前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借助股价上涨得到市场重估,但阿里并非特例。近三个月,腾讯股价也上涨了20%。2月以来,中概股多次普涨。年初至今,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累计上涨超16%。一众中国互联网公司,正纷纷迎来价值重估的新契机。

与其说是在重估阿里,更准确地讲,这其实是整个市场在重估中国互联网。春节期间爆火出圈的DeepSeek,则为这场重估又加了加速。

借由低成本高性能特点出圈的DeepSeek,让华尔街重新将目光转向中国,重新正视起中国互联网公司的AI实力和布局。

DeepSeek爆火之前,押注AI不仅是硅谷科技大厂的共识,同样也是中国科技大厂的共识。过去两年间,在马云为数不多的发声中,高频出现的一个词汇便是AI,其认为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

为了在AI时代抢下一席之地,DeepSeek之前,阿里一度是仅次于Meta的全球第二大大模型开源玩家。财报发布前夕,借助苹果选择阿里作为在中国落地苹果AI合作方的消息,阿里股价已经由此上涨过一波。

对阿里AI业务的预期,是阿里这轮股价上涨的原动力,一些提振信心的消息,则产生了双击效应。

上周,近年很少公开露面的马云,出现在了一场重要的座谈会上,“时代的马云”也回来了。

A

这季财报,俨然成了阿里云和AI战略的扬声器。管理层反复强调了AI时代的商业价值以及云计算网络之于AI的重要性。

不过由于这次财报范围,是DeepSeek尚未爆火的去年四季度,AI商业价值对阿里财报的贡献尚未完全体现。

去年四季度,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317.42亿,同比增长13%,主要受到包括AI相关产品在内的公共云产品收入双位数增长驱动。另外,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6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

13%的增速乍看并不十分亮眼,但如果回溯此前几个季度阿里云的增长情况,便可看出其意义:2023年一季度至2024年三季度,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4%、2%、3%、3%、6%和7%。阿里云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时代。

阿里云增长的动力自然是AI算力需求增加。

阿里的通义大模型选择了开源策略,尽管它可以通过接入API获得收益,但目前靠大模型产生的直接收益较低。吴泳铭对未来大模型的直接收益较为乐观。“当然,随着模型的改进、变得更强大、功能更复杂,我们有可能提高模型使用费用。”

综合看,阿里能从AI时代获取的更直接的商业收益,依旧是云服务。

由于通义是开源模型,很多开发者会将其作为基础模型开发自己的垂直模型和应用,因此一些开发者会将模型和应用部署在阿里云上。另外,当客户通过API访问通义模型时,阿里云也有更多机会交叉销售其他云服务,“通义本身可能不会带来巨大的收入,但它是我们整体云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市场更看重的,是阿里给出的未来业绩指引。

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及,春节以来,他们看到了推理需求的爆炸性增长,“我们现在看到的新需求中约60%-70%是用于推理的”,随着需求的快速增长,AI将有望帮助阿里云扩大客户群体并拓展行业覆盖范围,从而提高AI服务的利润率。

事实上,这部分利好已经在春节期间开始释放。

1月24日以来,阿里股价经历了一轮上涨。股价从当日开盘价86.71美元,上涨至1月30日的103美元,涨幅约16%。2月7日,市场有传闻称阿里计划投资DeepSeek,双方团队正在沟通具体细节,阿里云将作为第一推理算力选择,此消息后被双方否认,阿里股价再次上扬。

如果说对DeepSeek的投资尚悬在半空中,那么和苹果达成合作,则算阿里AI战略有了实质性的结果。

2月11日晚间,据外媒The Information,苹果即将与阿里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AI功能。相关人士称,两家公司联合开发的AI功能已经提交审核,取得重大进展。两日后,蔡崇信回应了阿里与苹果合作传闻,“我们非常幸运,也非常荣幸能够与苹果这样的伟大公司做生意。”

外界对阿里信心回归的另一重因素是马云的高调亮相。

2月11日,马云现身阿里园区。上周,马云参加了一场颇为重要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此前,马云已多年未在公开场合露面。

B

“我的问题也与AI和云有关”,财报电话会上,AI和云无疑是最受分析师们关注的业务。阿里正处在一个离开旧时代、进入新时代的过渡期,很长一段时间内,核心电商依旧是支撑阿里收入和投入的现金流业务。

去年四季度,阿里营收为2801.54亿元,同比增长8%;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510.66亿元,同比增长6%。

去年三季度,阿里收入同比增长5%,净利润同比下降9%;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净利润同比下降9%。对比此前两个季度,阿里整体营收、利润情况已有所好转。

在阿里营收中占大头的淘天业务,同样相对前两个季度有所好转。

淘天的收入来源分为零售和批发,零售的收入结构又包括客户管理收入及直营业务。本季度,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9%。

去年9月1日,淘宝开始向卖家收取基础软件服务费,面向已经交易成功的订单,费率为0.6%,这项动作提升了淘天take rate的比重,也带来了淘天收入的增加。

对比来看,去年前三个季度,淘天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5%、1%和2%。

当然,本季度淘天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也与GMV增长有关。财报提及,该数据增长主要由GMV增长和take rate同比提升带动。

但淘天面临的竞争压力依旧很大。

据36kr报道,2024年,抖音电商的GMV约3.5万亿元,同比增幅30%,其2025年目标为4.2万亿元。这意味着抖音电商今年需实现20%的同比增长。

然而,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仅比上年增长3.5%,显然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难以达到20%。这意味着抖音想要达成目标,会继续从原有市场玩家的手中抢夺市场份额,过去几年,它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另外,紧随其后的拼多多对淘天的追赶也依旧凶猛。

至于国际业务,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2%,高于上季度29%的增速,不过该增速主要是批发业务贡献,零售业务并无增速变动。

与Temu、TikTok Shop、Shein等公司的竞争,也使得阿里国际电商业务还处在一轮投入期中,亏损同比增加了57%。

整体来看,阿里核心电商业务较前两个季度表现稍好,尚未到改变基本面、业务能被重估的时刻。在这轮股价上涨浪潮中,核心电商起到更多的支撑作用,即核心业务地盘相对稳定。

“国内电商方面我们中长期的目标还是先稳定住市场份额,同时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提高营商效率”,蒋凡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及。

市场对淘系电商的期待,还包括蒋凡的回归能带动业务继续前进。下一季财报,就是蒋凡回归后的首份完整财报了。

阿里财报上涨的另一个底部支撑,则是剥离非核心资产,甩掉了几个无太多发展前景的包袱。

“我们还是很严格执行聚焦核心业务、退出非核心业务的战略,比如高鑫零售和银泰,预计交易将在3月或6月季度完成;未来,我们将继续寻找机会退出非战略性、非控股资产。”吴泳铭还提到,目前没有出售盒马的计划。

C

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主业,淘天核心电商业务企稳,是阿里这轮股价增长的支撑,市场重估阿里云的价值是增长的核心动力。

当然,增长还有两重非业务本身的因素。一是阿里估值的修复。

过去一段时间,出于核心电商业务无起色,集团业务也无新的增长引擎,市场给出了阿里较低的未来预期,股价最低时PE达到了个位数。市场有利好消息刺激时,估值也被快速修复了。

另一重原因则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估值修复。同样因缺少增长预期,市场上除了少数如拼多多一样业绩强劲、找到海外第二条增长曲线的公司的股价未掉至谷底外,其他公司都难以被给予较高的估值。

AI成了让外界重估中国互联网价值的新机遇,DeepSeek则加速了这场新机遇的到来。

财报发布当日,阿里股价报收于135.98美元,想要重回2020年巅峰期的300美元,阿里依旧要看它在AI时代的站位。

各家已纷纷开启了AI军备竞赛。

腾讯为了应对AI之战,刚刚调整了组织架构。据界面报道,继腾讯元宝从TEG(技术工程事业群)转入CSIG(腾讯云与产业事业群)之后,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等更多产品和应用也将汇入CSIG,此外,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等产品所在的团队和组织将从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调整至CSIG。

阿里明确了投入规模。本季度,阿里自由现金流从上季度的565.4亿元下降31%,至390.2亿元,阿里提及,减少主要就是由于对云基础设施投入相关的支出增加。吴泳铭表示,AI时代对于基础设施有明确而巨大的需求,未来三年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

可以想见,未来各家在AI基础设施的投入之巨。

对于未来AI能给阿里带来的收益,吴泳铭颇为乐观。他认为,各家公司之间大模型的差异化其实是在逐渐缩窄的,开源模型和闭源模型之间的差异化也越来越不明显,“这样的现状反而非常利好于云计算公司,无论是开源模型还是闭源模型,最终大部分的模型都要托管在云计算网络上。”

吴泳铭打了个比方,如果人工智能是未来最大的商品,“那么云计算网络就相当于现在的电网。”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

阿里,靠AI缓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