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再现新一代情感导师(毒舌加强版)。
“哪有人洗澡洗一天的,他在你面前练水遁消失术啊!靠腰嘞!”
“刚刚还说喜欢他,现在又说配不上他,左脑开始攻击右脑啦!靠腰嘞!”
魔性的闽南口音,加上每条视频必带的“靠腰嘞”方言梗,剧情博主“霞士比亚”扮成情感导师的模样,像串连珠炮一样在互联网上火力全开,直击痴情男女的内心深处,用最毒舌犀利的语言骂醒一个个“恋爱脑”。
强烈的内容风格,让“霞士比亚”在近期涨粉表现亮眼。据新榜旗下各内容平台数据工具,其账号近15天全网涨粉达到351万,仅在快手便涨粉255万。
或许是两性情感这道议题太难找到标准答案,互联网上的“情感导师们”纷纷各显奇招。不仅有“霞士比亚”这种毒舌派,也有自制相亲公式的理论派,还有借助塔罗八卦的玄学派,甚至还包括李诞、韦雪为首的明星网红派。
在这其中,“霞士比亚”有哪些亮点?各路情感导师层不出穷的背后,蕴藏着哪些流量商机?
15天涨粉351万,
“霞士比亚”用毒舌骂醒恋爱脑
没有什么比一顿劈头盖脸的发疯更抓人眼球。
“我给你下跪行不行啊,我真的很想挽回她!”
“再乱说我就撕烂你的嘴,他明明还是爱我的!”
激烈的言语、崩溃的情绪、晃动的镜头、歇斯底里的拍桌,统统被浓缩进“霞士比亚”视频开头前三秒,任凭哪位网友刷到都忍不住停下围观。
视频里,“霞士比亚”身穿白大褂,梳着特色的双马尾发型,扮演一名坐诊中的心理医生,配合门外第三方的拍摄视角,和时不时的路人憋笑声,生动呈现出一场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连续剧。
每一位被“霞士比亚”接待的来访者,无一例外都是咆哮入镜,情绪激动到随时掀桌而起。但“霞士比亚”的战斗力更是不容小觑,嘴巴像是淬了毒一般,主打一个毫不留情、精准扎心。
当有人为对象回复消息敷衍找理由时,她激情开麦:“哪里有人聊着聊着就不回消息,是坟头没信号吗?”
对一进门就用下跪乞求不分手的男生,她犀利出击:男子汉别哭哭啼啼的,你泪腺直通前列腺了吗?还下跪,下葬都没用!”
犀利直接的措辞,夹带着黑色幽默的玩梗,让“霞士比亚”成为一众网友心中的“霞老师”,连带着也被她那句“靠腰嘞”的口头禅所洗脑。据了解,“靠腰嘞”出自闽南语,多用于发泄不满或吐槽,与“霞士比亚”的毒舌堪称绝配。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主动玩起“靠腰嘞”方言梗
凭借毒舌情感导师的形象,“霞士比亚”在各大平台迅速涨粉。
据新榜旗下数据工具,从2月5日开始全网同步分发视频至今,仅仅15天内,“霞士比亚”在全网累计涨粉351万,其中快手增速最猛,达到255万,有7条视频在快手获赞超百万,小红书的粉丝量也增长超过46万。
作为一名剧情博主,“霞士比亚”记录的并非是真实的情感问询案例,她的抖音视频底部也声明了“虚构演绎,仅供娱乐”。
虽然存在演绎成分,但“霞士比亚”视频中或多或少反映出婚姻恋情、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情况,比如冷暴力、被劈腿等。不过,由于她的视频时长基本在60秒内,有限的时间内浓缩了更强的戏剧冲突,让一部分网友感到在潜移默化加深男女相处间的刻板成见。
层不出穷的情感导师,
没有标准答案的情感课题
情感导师年年有,近一两年特别多。
正所谓八卦就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涉及两性情感话题,更是常常引来全民吃瓜的阵势。“霞士比亚”之所以能快速起号,主打的便是快刀斩乱麻,用最犀利毒舌的言语快速骂醒梦中人,不再受情情爱爱的烦恼。
但从严谨的角度来看,“霞士比亚”给出的情感建议难免有点偏激,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就是“劝分”,缺少了真实亲密关系中需要沟通磨合的环节。互联网看客们获得了“爽感”,但并不一定能真实解决问题。
“霞士比亚”大多数视频是在玩梗,没有真正回应问题
不过,互联网上最不缺的也是情感导师。如果“霞士比亚”拆解情感的模式稍显毒舌暴力,那么还有其他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情感导师可供网友挑选。
一类是理论派,试图在婚恋问题上找到模式化解法,比如相亲分析师。
从身高、年龄、学历、职业,到家庭条件、三观情况,相亲分析师们先摆数据、再下结论,用“白板讲课+实时连麦”的形式帮助网友们分析“这个男人/女人能嫁/娶吗?”
在他们的分析套路中,都是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地带:不写工作,就是没有工作;不写体重,就是胖子。更有分析师开创“男生身高公式”,即“过五减四,递五为零”,一度还登上过微博热搜。
另一类是玄学派,八卦塔罗齐上阵,主打一个中西互补。
以塔罗内容为例,最常见的是塔罗师选定几个指示物(可以是任意饰品、摆件、图案),让观众想着想问的问题,选择自己心仪的一组牌面。
虽然塔罗占卜的话题覆盖学业、事业、情感等,但相较于前两者,情感的发展往往更扑朔迷离,在塔罗占卜中出现频次更高。新红数据显示,“塔罗”话题在小红书的浏览量达到11.32亿次,近30天累计产出926篇笔记,其中情感类笔记占比近94%。
在这些情感类塔罗视频的评论区,“他对我还有感情吗?”、“断联了,他还会来找我吗?”是最常出现的回复。公众号“后浪研究所”就提到过一种说法:“恋爱脑养活了半个玄学圈。”
还有一类是明星网红派,他们自身的眼界看法和情感经历便已经是最好的教科书,如李诞、韦雪。
一开始,李诞、韦雪只是在短视频和直播间中分享日常生活,但随着对粉丝观众情感困惑的精准解答,从而演变成情感导师。其中,李诞填补了男性创作者的缺位,更能代入“他到底怎么想的”这个常见问题。韦雪则是凭借要死不活的前夫、浪得要死的前任、年下听话的现任三个真实案例,实现“战绩全网可查”。
二人在输出金句上也是旗鼓相当,包括但不限于李诞的“学会爱自己”、“不要因为仇恨做任何事情”,以及韦雪的“男人拽你就甩”、“三天必须放下,五天找到下家”,都能被广大网友用来指导日常生活。
情感导师井喷的同时,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参考模版,也撬动了商机。
一种是咨询服务类,如针对性的塔罗占卜、直播间付费连麦、推销情感类课程,收费多在百元及千元不等,更有甚至推出了万元以上的包年服务,
另一种则是直播带货类,情感导师只作为其中一个内容标签。公众号“娱乐硬糖”就在报道中提到,某情感主播表示过去3个月,卖小零食比卖大课的收益要好。
新榜编辑部也观察有些新人主播起号卖货前,会先输出几期“情感对谈”的视频,一副情感导师大聊感情史的姿态,增加账号记忆点。
该账号的两位出镜人均是美妆主播
情感内容,一直都是互联网上体量最大的内容类型。在理想状态中,情感导师应该是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为观众拨开迷雾,见得月明。
然而生活在快节奏的当下,越来越少有人倾向于花大把时间精力去好好了解一个人,反而依赖于情感导师画好重点,自己只需照着答案抄即可。但这一模式的弊端便是过于公式化,忽视了亲密关系中任何一个细微因素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久而久之,“骂醒恋爱脑”、“怒斥妈宝男”这类极致的情感冲突,成为互联网情感导师们吸引观众的题眼。观众则一边背诵着“智者不入爱河”的护身咒,一边试探着解出自己亲密关系的答案,竭力在矛盾中寻找着平衡点。
但只要人类还有情感需求,就会有一批批情感导师前赴后继,在互联网上各占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