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ChinaZ.com) 2月15日消息:人工智能可能有一天会让人类变得过时——不过方式可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与其说 AI 会变得足够优秀以至于取代人类完成任务,不如说我们可能会变得如此依赖不完美的工具,以至于我们自己的能力逐渐退化。
微软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越是依赖 AI 工具来完成任务,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就越少,这使得在需要时更加难以调动这些技能。
研究人员选取了 319 名知识工作者——即那些从事数据或信息处理工作的人员——并让他们自我报告在工作中如何使用生成式 AI 工具的相关情况。参与者被要求报告他们所需完成的任务、如何使用 AI 工具来完成这些任务、他们对 AI 完成任务的能力的信心、评估 AI 输出的能力以及在没有 AI 帮助的情况下完成同一任务的信心。
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模式:参与者对 AI 完成任务的能力越有信心,他们越容易放松警惕。参与者在依赖 AI 工具时报告了「批判性思维的消退」,这表明过度依赖技术而不进行审视的潜在问题。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尤其在低风险任务中更为明显,因为人们通常对此类任务缺乏批判性思考。尽管对简单任务的视而不见是非常人性的反应,研究人员警告说,这可能预示着对「长期依赖和独立问题解决能力下降」的担忧。
相反,当工作者对 AI 完成指定任务的能力信心不足时,他们发现自己更多地运用了批判性思维技能。反过来,他们通常报告称自己更有信心评估 AI 产生的输出,并能够自行改进。
研究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发现是:与没有 AI 工具的用户相比,使用生成式 AI 工具的用户在完成相同任务时倾向于产生「较少样化的结果」。这一点符合常理。如果你使用 AI 工具来完成任务,你将只能受到该工具基于其训练数据生成的限制。这些工具并不是无限制的创意机器,它们只能根据已有的数据进行工作,因此输出的结果更趋同。研究人员写道,这种缺乏多样性输出的现象可能会被解读为「批判性思维的退化」。
这项研究并不否认 AI 工具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提高效率的观点,但它确实对这种提升效率的代价提出了警示。依赖 AI,工作者开始失去自己完成某些任务时所培养的肌肉记忆。他们开始将工作不仅外包给 AI,也将批判性思维外包出去,认为机器可以处理一切。
因此,如果你担心被 AI 取代,而在工作中不加批判地使用它,你可能会无意中创造出自我实现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