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 - 业界 2025-02-21 08:51

一款伪直播应用,赚了百万美元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白鲸出海,作者:李爽,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如果人们以为你是一个名人,他们可能会如何优待你?这是一款名为「Parallel Live」的“伪直播”App 希望回答的问题。

想象这样一个特别的“直播平台”,主播从来不担心冷场、没人气,因为根本没有真人观众,而是 AI 充当气氛组,他们始终热烈回应主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只要开播,即刻能过一把当网红的瘾。你可能还在疑问到底谁是这个奇怪产品的受众,「Parallel Live」则已经能用不俗的营收表现回应一切。上个月,其幕后开发者 Ethan Keiser 通过推特宣布,该产品赚了超过百万美元。

图片

Ethan Keiser发推宣布通过“伪直播产品”赚了100万美元

「Parallel Live」早在2020年10月就已发布,是市面上最早的“伪直播”产品。Ethan Keiser 自述,他原本只是想做一个社会实验性质的 TikTok 视频,观察对名人的追捧会如何影响周围人的行为,于是他做了一个类似 TikTok 的“假直播”页面,又手动加上唬人的实时在线人数和热闹的评论区,记录人们在“网红”镜头前的反应。在思路上,有点像国内抖音上“假装自己是美食博主,看老板会不会多给点儿”的系列素人探店视频,Ethan Keiser 最终将其发展成为一款产品,供大家使用。由于当时 OpenAI 尚未发布其 API,所以每次“直播”的观众评论都是固定的,也没有任何交互性,在短暂的走红后,Ethan Keiser 一度将这个项目搁置了2年多,直到接入了 AI。

图片

第一版的「Parallel Live」相当“简陋”|图源:点点数据

2023年1月,「Parallel Live」重新上线,AI 加持下观众评论不再是固定的话术,而是实时响应的、甚至具备记忆能力的回复。这不仅让“假装名人”的恶作剧变得更加逼真,也意外吸引到一波寻求虚拟陪伴的用户,「Parallel Live」也真正迎来了增长。

图片

「Parallel Live」在App Store拥有2w个评分

伪直播,化身“恋爱僚机”疯狂引流?

「Parallel Live」功能简单,键入昵称和上传头像即可免费“开播”。观众人数支持通过音量键添加,如果支付6.99美元/每周的订阅费用,户可以定制评论、开放打赏以及开放有趣的“喷子模式”(Hater Mode)。设置完成即可开播,享受 AI 观众制造的“虚假繁荣”。笔者初次体验时,其实不太能 get 到假装直播体验的乐趣所在,即使有 AI“捧场”,也因为无话可说光速下播,不过笔者很快意识到是自己的打开方式不对。

图片

直播设置及评论编辑功能|图片来源:The Chainsaw

上线近5年,「Parallel Live」在外网上最具话题性、也最具争议性的应用场景其实充当“派对僚机”。

图片

「Parallel Live」在应用商店海报中

也会强调派对场景|图源:点点数据

在一些网红的示范下,男性用户会在一些半陌生或陌生的线下聚会中使用「Parallel Live」,假装自己是一个正在直播的“人气王”,以吸引异性的关注。在去年3月发布的一条热门视频中,搭讪博主 @ItsPoloKidd 向一位聚会上结识的女孩展示自己的直播页面,近20000的实时在线观众数和不断刷新的留言、点赞、打赏让女孩兴奋不已。女孩问道,“你很有钱吗?”,博主给出肯定的回答,并向女孩发出邀约,随后两人一同离开了画面。

这条视频在Instagram上获得了36.7万次的点赞

博主 @ItsPoloKidd 通过画外音向观众解释了一切的玄机,女孩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并给产品狠狠地打了一波广告,他表示要想成为派对焦点,那就去下载「Parallel Live」。虽然以上操作充满着“欺骗女性”的争议,但是身为开发者的 Ethan Keiser 似乎并不介意“黑红”,他自己也下场做了很多类似的视频,比如因为“假直播”,泳池派对上的女孩对他兴致盎然,然后画面一转,他来到另外一个俱乐部,经理因为看到他在直播而把他带到了 VIP 区……

图片

「Parallel Live」的网友评价|图源:Instagram

Ethan Keiser 记录下“虚假的名气”为生活带来的高光时刻,吸引人们效仿,却从不解释该怎么应对被揭穿的尴尬场面,毕竟是依托社交媒体假装名人,打假也变得再简单不过。或许「Parallel Live」尚无力解决这一实际应用中的 Bug,但是作为“伪直播”产品的先行者,它却在迭代中吸引到了一群未曾预想过的用户——青少年。

重塑产品场景,从社交炫耀到虚拟陪伴

由于「Parallel Live」的上线时间很早,笔者倾向认为上线之初,开发者也并没有想好产品的使用场景。在产品早期的应用商店简介中,能看到这样的描述,“「Parallel Live」面向是有抱负的创作者的解决方案,希望他们克服与用户实时交互时产生的焦虑。”整体定位更像是一个 To 创作者的小工具。

图片

2020年「Parallel Live」的应用商店描述

后来的「Parallel Live」虽然找到了“派对僚机”这样一个更具娱乐属性、也更有话题性的使用场景,但是饱受作为“诈骗软件”的争议,在官方描述中仅仅以“恶作剧”潦草带过,如果不是已经看过「Parallel Live」的热门短视频的用户,第一次看到如下的应用商店简介可能还是会有点搞不懂乐趣所在。

图片

2023年接入AI的「Parallel Live」的应用商店描述

转机在同年出现,同为“伪直播”,一款名为「Famefy」产品横空出世,相较于刻画线下的社交炫耀属性的「Parallel Live」,前者先是将体验圈定在了“赛博空间”,并且找到了另一个更高频、也更有普适性的落地场景,虚拟陪伴。

知名投资人Justine Moore体验「Famefy」|图源:X

「Famefy」在2023年6月上线,它将自己明确定位为一个虚拟娱乐空间,用户在平台上“假装直播”享受 AI 观众的簇拥和陪伴,这一切完全无关他人,反而是一种非常私密的体验。除了在各种宣传中强化这一落地场景,「Famefy」补充了不少新功能让体验变得更加逼真,比如开播之前需要从闲聊、运动、时尚、游戏等话题中选择,以让 AI 回复更加切题;用户也可以选择 AI 观众团的风格,如欢乐、兴奋、悲伤等,让“直播”更符合预期效果。虽然从产品形态上看,「Parallel Live」到「Famefy」只是稍加改动,但是后者几乎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姿态快速成长,并最终影响了“前辈”「Parallel Live」的产品发展。

图片

「Famefy」在应用商店海报也更多呈现了独自“直播”的场景

点点数据显示,「Famefy」从上线至今的累计下载量已经达到352万次,超越了「Parallel Live」的241万次;「Famefy」在商业化表现上也优于后者,第三方数据预计其累计内购收入在「Parallel Live」的两倍左右。你可以认为,「Famefy」是一款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产品,它巧妙地避开了依赖线下社交炫耀所带来的信任危机与用户心理负担,进而吸引了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尤其是未成年人。作为在网红文化中浸润的数字时代原住民,他们想要一次网红体验似乎是再正常不过,而弱化攀比,强调互动、陪伴的属性,也更有助于建立产品的长期用户粘性。

图片

「Famefy」和「Parallel Live」

下载趋势变化|图源:点点数据

或许是从差异化、引流成本的角度考虑,「Parallel Live」从未放弃“聚会僚机”的定位,但它也开始投放更偏虚拟陪伴向的广告素材,并且改变已经悄然显现。开发者 Ethan Keiser 在今年9月发布的一条 Instagram 动态中表示,「Parallel Live」中 9成的用户集中在13-18岁的年龄层。大多时候这些用户只是在家里独自“开播”,他们在 AI 观众的陪伴下化妆、做饭,不时抬起头回复观众们的热情提问,体验当网红的感觉。Ethan Keiser 将其形容为现代版本的“拓麻歌子”(一种曾在90年代风靡的日本“电子宠物蛋”),不过难以割舍“黑红”流量的「Parallel Live」其实已经逐步被拉在身后,用户体验和品牌定位上的游移不定,最终让「Famefy」在内的竞品在这一方向上建立起了更稳固的用户心智。

图片

青少年正在使用「Parallel Live」|图源:Instagram

写在最后

Ethan Keiser 在最开始构思「Parallel Live」大概从没想过,由他开创的“伪直播”产品会走向这样的方向。Ethan Keiser 本身是一个在 TikTok 上坐拥百万粉丝的博主,在对外交流时他曾表示自己做产品的思路其实是内容优先,先考虑什么内容能走红,再考虑做什么样的产品,据此就不难理解为何“聚会僚机”的定位会难以被放弃,毕竟在同类产品的其他方向上还没有跑出流量能与之媲美的“爆款视频”。

只是用户已经在默默用脚投票,抉择背后可能是 “既要存在感,又惧真互动”的矛盾心理,每一次和 AI 的交互,用户对于“被看见”的焦虑便消解一分,至于屏幕另一端是血肉之躯还是 AI,在这个即时反馈比真相更重要的时代,似乎已经变得无关紧要。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