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 - 业界 2025-02-19 08:49

网文编辑拒绝AI投稿,为什么AI写小说有股伪人感?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骨朵网络影视,作者:未盈,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自从DeepSeek爆火之后,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AI文章、AI诗歌、AI小说,这些作品大量地充斥在网络平台上,甚至一眼看上去都难辩真假。

AI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大众造成了一种幻觉,那就是只要有AI辅助,就能打破职业壁垒,轻松赚到钱。因此很多人都开始鼓吹AI可以辅助普通人写小说赚钱,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2月以来,许多网文编辑在邮箱里收到了大量的AI稿件,30篇稿件里就有2篇AI投稿,数量是以往的3倍,工作量激增的同时,他们也感觉自己的专业性被轻视了,有编辑更是发文质问道“难道是把我当傻子吗?”于是网文编辑们开始纷纷在小红书上发文抵制AI稿件,痛斥那些使用AI写文、投机取巧的作者,并表示“一经发现,永不合作!”网文编辑的严肃态度,不仅表达了网文界对AI的排斥,也侧面反映了目前AI水平的局限性。

图片

图源小红书,下同

AI写的文章也许在普通读者面前可以蒙混过关,但在经验丰富的网文编辑面前,基本上两分钟就能辨别出来这篇文章究竟是真人写的,还是AI写的。“因为用AI写的小说会有一种很重的AI味儿,即便作者精修之后,也依然掺杂着那种突兀的AI味儿。”九州平台的网文编辑花满告诉骨朵。

那么编辑口中的“AI味儿”到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AI写的小说总有一股伪人感?

AI味儿为什么能被一眼识破?

骨朵对话了三位网文编辑,分别来自于九州平台、麦芽平台和春田中文网,从他们的共同经验中,可以发现AI味儿有五大明显特征。基本上具有以下五大特征的网文,就会被编辑判定为AI稿件。

第一,AI生成的语言有种华美的空洞。比如这一段:“显示器蓝光在玻璃上投下扭曲的倒影,我数着第37根雨丝划过屏幕。”九州平台的编辑花满吐槽道,“首先雨丝怎么可能会划过屏幕?这一段话里虽然堆叠了大量华丽的词藻,但是背后的内涵一无所有。”

图片

春田中文网的编辑John也表示,AI华美而空洞的语言是编辑判断的重要标准,“比如小说开篇大段环境描写,一句话形容词大于三个,人物形象和神态都充斥大量描写和形容词,基本就可以判定为AI文了。因为如果作者只是文笔差,就不会有那么多华美的形容,但文笔好又不会花那么多笔墨,在开篇堆砌无意义的环境描写。这就是AI生成的稿子呈现出的矛盾点,也是编辑为什么能确定对方是AI生成而非作者写得差的原因。”

第二点,AI生成的小说有逻辑bug,经不起推敲。花满说:“我收到的一篇投稿,最开始女主是从小父母双亡,性格坚强,后来遇到男主,展开了被爱情背叛的虐恋故事,突然女主给爸爸打电话,说她要回去继承家业,这和最开始的人设就矛盾了。还有我认识的编辑收到的一篇投稿,第一段先写了主角没有拿到工资,被老板欺负,之后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坐了三天三夜。我从没想到任何一个公交车的时长能达到三天三夜。”麦芽平台的编辑Lily也认为,AI小说看上去很像热榜上的小说,但又有种无厘头的感觉。

第三,AI喜欢做加法,反而破坏了行文的节奏,导致剧情割裂。“有经验的作者写文是尽量压缩,往死里做减法,AI却是往死里做加法。我看过一段AI生成的小说里,主角见到鬼的剧情,当新娘的盖头被阴风掀起时,文章的情绪应该是紧张刺激,然后高强度地把读者的情绪拉起来,但AI却生成了大量新娘外貌的细节描写,破坏了小说里的节奏感,很难让读者产生情绪波动。”

图片

第四,AI生成的小说不会主动推进剧情。花满表示,“之前我在DeepSeek上输入指令,希望它能生成一个仗剑少年从楼兰走到长安的故事,但是它只能给出一串环境描写+长安的名词解释+少年遇到各路人马+少年心声,看上去写了很多,但是什么剧情都没有推进。”John也表示,“网文中情节大于文笔,AI生成的小说一眼望去看不到情节,只剩下无意义的比喻和形容词堆砌,没有读者能看下去的。并且目前AI的能力上限,还达不到不经过精细化调教而能生成逻辑合理、前后一致的大长篇的。”

图片

第五,AI生成的文章没法让读者情感共鸣。“作者自己写一个剧情和AI拿文字库拼凑一个剧情,展现出来的情绪是不一样的。哪怕作者是个新手(除了逻辑不通的),我们都能看懂他想表达的故事和情绪是什么。但AI是文字拼凑的逻辑,它没办法用很顺畅的文字,将想表达的情绪体现出来。”花满表示。

因为有这五大特征,所以编辑们可以很快判断出这篇小说是否是AI生成的。虽然现在有腾讯朱雀大模型可以查AI率,但更多有经验的网文编辑基本都是靠肉眼辨别AI稿件,而不是靠AI鉴定软件。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水平能够轻易识破AI稿件,另一方面,“因为AI筛查软件也是AI训练的,具有随机性,没有太大参考意义。”John告诉骨朵。

那些用AI生成网文的作者:

有的被拒,有的赚钱

虽然网文编辑们对AI稿件坚决抵制,但是在利益面前,有些作者还是对AI能转化的巨大生产力蠢蠢欲动。在网文编辑们收到的AI投稿中,有还没入门的新手小白,也有经验成熟但想犯懒的作者,还有用流水线AI创作法来搞钱的团队。

在编辑的观察中,有些新手小白对网文市场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生成的AI网文只是空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情节看点。

但还有另一类人,他们是自己亲手写的小说,却被编辑误判为AI生成的。而这类人之所以会被误判,本质上是因为他们的小说没有达到编辑心中的过稿标准,同时还具有了AI味儿的明显特征,比如大量堆砌华丽的词藻等。如果遇到一些盲目采用AI筛查软件的网文编辑,很有可能就会导致误判。

图片

John表示,“其实我们作为编辑不会专门判断一篇小说是否是AI生成,只会判断这篇稿子是否有市场价值。如果一篇AI生成的稿子达到了过稿标准,那一样可以被市场接受。”

还有经验成熟想要犯懒的作者,想用AI走个捷径,来帮自己润稿或是思考大纲,但捷径走多了就变成了不归路。花满说,“我过去认识的一个作者写文快节奏、强情节,逻辑也很顺,但长期使用AI润稿后,他会逐渐照着AI的表述来修改语言,反而会显得有些突兀,现在他已经写不出自己原来的语感了。而且作者使用AI生成稿件,可能会涉及到版权风险,但凡有抄袭、融梗风险的小说,我们肯定都是不签的。而AI生成的小说,查重率能高达40%到60%。”

前两类作者都是属于想用AI赚笔快钱,可惜没赚到的;但也有人已经用AI生成小说赚到了许多快钱,他们往往都是目的明确的团队作战。

花满告诉骨朵,目前想用AI写小说赚钱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长篇小说网站那边发生的,作者自己写完长篇小说的开头,和网站签约之后,再用AI直接生成小说,只要字数到全勤就可以赚到钱;另一种在小程序短篇网文这边发生,作者先导入十本爆款书,让AI随机提取其中的剧情设定和人设,然后像拼图一样随机拼凑大纲,最后作者再照着大纲,自己写成一个短篇网文。

目前来说,在这两种能用AI赚快钱的模式里,花满都没有见过一本书能成为爆款的。“爆款之所以是爆款,是因为它所有的剧情、所有的元素都是恰到好处的。AI随机把十本爆款里的元素拼凑起来,不一定会有那个情感上的化学反应。”

面对这些投机取巧的作者时,大多数网文编辑都在自发抵制AI稿件,但是网文平台对于AI生成稿件和这类AI创作者的态度却比较模糊,有些保底小站明确排斥AI水文,但一些大网站没有明确拒绝AI生成的稿件。平台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反而让AI创作成为了一条有利可图的灰色地带。

有位编辑向骨朵指出,“当小说网站杜绝抄袭、杜绝查重率高的AI时,人类作者是有喘息空间的。但如果哪一天网站认为即便是AI生成的小说,读者也会买账。那么AI就会像淘汰画师一样淘汰作者了。”

而在那可怕的一天到来之前,也许我们该庆幸,AI现有的能力还不足以威胁到作者的饭碗。

尽管DeepSeek在这个春节惊艳了广大网友,它华丽的词藻、奇特的意象和充沛的想象力,都让我们看到了AI的惊人潜力。但至今为止,它依然无法理解人类和人类的情感。而小说却是写人的艺术,只有人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有人味儿,现有的AI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写出“I里I气”的小说,无法感动人类。

现有的AI对于网文作者来说只是一个工具,它能起到辅助作用,但无法主导创作。AI的能力大小,取决于创作者的能力边界。网文大神能用AI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写出背景更丰富的故事,而对网文缺少认知的新手,也许只能用AI生成一个华丽而空洞的丑娃娃,甚至被AI影响同化,反而失去了“人味儿”。

而“人味儿”,才是在这个AI迅速迭代的时代里,真正难得的东西。所以创作者与其想方设法用AI走捷径,赚快钱,倒不如好好打磨故事创作技巧,成为一个无法被AI取代的顶级故事大师,那才是一条走得更长远的道路。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