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电望远镜(radio telescope)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可以测量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包括收集射电波的定向天线,放大射电信号的高灵敏度接收机,信息记录﹑处理和显示系统等。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取得了四项非常重要的发现: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被称为“四大发现”。这四项发现都与射电望远镜有关。1931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卡尔·央斯基发明利用射电波探测天体的旋转天线阵。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VLBA阵﹑日本的空间VLBI相继研发成功,这是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代表。2012年10月28日,亚洲最大的全方位可转动射电望远镜在上海天文台正式落成。这台射电望远镜的综合性能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四,能够观测100亿光年以外的天体,将参与我国探月工程及各项深空探测。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2016年9月在贵州落成。
网络媒体对“射电望远镜”描述
观测宇宙天体的重要工具
观测、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
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
世界上最大可操纵方向的射电望远镜
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中国政府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的体现
主要接收天体射电波段辐射的望远镜
利用射电波进行观测的望远镜
唯一一个在南方的天文台射电望远镜
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
在无线电波段观测天体
天文学家的“顺风耳
寻找系外行星尤其是类地行星的利器
射电天文观测的主要工具
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级的太空望远镜
新型的望远镜
极其灵敏的设备
用来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
用来观测天体射电辐射的设备
观测宇宙天体的重要工具之一
搜索引擎对“射电望远镜”的分析
-
口径:500米
-
组成:天线
-
英文简称:FAST
-
基本指标:空间分辨率
-
核心指标:灵敏度
-
正式落成:上海天文台
-
位于:我国贵州
-
主反射面:球面
-
建造:1963年
-
改建:1972~1974年
网友给“射电望远镜”贴的标签
- radio telescope
- 天眼
- 望远镜
- 设备
- 工具
- 天文望远镜
- 基本设备
- 仪器
- 装置
- 基础设施
- 科学装置
- 工程
- 设施
- 设
- 科技基础设施
- 项目
网络媒体对“球面射电望远镜”描述
单天线射电望远镜
网友给“球面射电望远镜”贴的标签
- FAST
- 中国天眼
- 天眼
- 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