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 - 业界 2025-02-11 15:41

全网更新最慢钓鱼UP主@马李澳到处钓,如何靠“佛系”圈粉17万?丨金腰带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TopKlout克劳锐,作者:小松,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在竞争白热化的自媒体生态中,创作者们为抢占流量高地,纷纷加快更新频率、密集输出内容。

然而,一位名为@马李澳到处钓 的创作者,却以全网更新最慢钓鱼UP主”的标签杀出重围——仅凭14条视频,便在B站斩获17万粉丝,播放量突破千万。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的视频中,“钓鱼”只是副业,“干饭”才是灵魂。网友调侃:“别人钓鱼费饵,他钓鱼费饭。”

若按常规逻辑,@马李澳到处钓 的走红似乎毫无道理。但这位“佛系”创作者的成功密码究竟何在?跟随「克劳锐」的视角,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失踪人口” 式更新,却让粉丝不离不弃

@马李澳到处钓 的更新速度,用 “龟速” 来形容毫不为过。每次新作品上线,都会被 “失踪人口回归” 的弹幕刷屏。

从他的B站主页作品发布时间截图来看,真的堪称“月更”,甚至有粉丝在钓鱼现场偶遇他时当面吐槽:“你视频更得太慢了!”

图片

图片源自B站

然而,这种“任性”并未影响他的人气,反而成了特色标签。

粉丝们一边吐槽他的更新速度,一边又坚定地关注着他的动态。这种独特的 “粘性”,在自媒体行业中显得尤为珍贵。弹幕中的一句句调侃,看似是对其更新缓慢的吐槽,却是粉丝们对他热爱。

而且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种 “饥饿营销” 式的更新方式,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期待心理。

尤其在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过量的同质化内容往往会让观众审美疲劳。@马李澳到处钓 的缓慢更新,反倒让他的每一条视频都成为了稀缺资源,持续吸引着粉丝的关注。

钓鱼还是 “吃播”?傻傻分不清楚

当然, @马李澳到处钓 能被17万粉丝关注,绝不仅仅是因为更新缓慢,其内容的趣味性才是核心。

翻看他的视频,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钓鱼似乎成了 “副业”,美食才是他的 “主业”。虽然拍的是钓鱼视频,可他的话题却总是在钓鱼和美食之间来回跳跃。

前一秒还在说这个钓点真好,下一秒就讨论起今晚是吃海南鸭还是香草鸡。上一句刚说水面上游动了大量白条,下一句就担心钓得太晚,饭馆会不会下班。

这种独特的风格,让他从众多钓鱼创作者中脱颖而出。当别的创作者还专注于钓鱼技巧的展示和鱼获分享时,他却另辟蹊径,将钓鱼与美食完美融合。

image.png

图片源自B站

甚至,在探索各地钓点的过程中,他还成了当地美食的 “代言人”,带着观众们领略了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

很多网友在他的视频下方评论:

“从海南钓鱼入门,到当地美食精通”

“这是嘛钓鱼佬昂,明明是美食博主”

“不好意思,我是新来的,请问一下这哥们到底是鱼佬还是吃播啊,上了一条鱼,干了五顿饭”

如果说他的B站封面,对美食的追求还尚有克制,那他的抖音封面则把“吃”这个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看看这满屏的饭,这哪儿是个钓鱼创作者?

专业分析与 “空军”,造就别样欢乐

不止是干饭, @马李澳到处钓 的视频里还有很多趣味点。

比如,他虽然会在视频中传授一些钓鱼技术,但由于次数极为有限,弹幕中常常出现 “陌生” 的调侃。

而每次钓鱼前,他都会进行一通专业的分析,从天气、流向、水温到鱼的习性,说得有理有据,仿佛鱼儿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

可现实却总是很 “打脸”,一番操作下来,往往是一无所获,成为 “空军”。网友们纷纷感叹:“这理论没问题,就是不见中鱼。”

图片

图片源自B站

不过这种反差并没有让观众失望,反而引发了大家的阵阵欢笑。毕竟“空军”才是钓鱼佬喜闻乐见的归宿,这不仅不会让他失去粉丝,还会让他的视频更具吸引力。

钓鱼本来就是一件挺费劲的事儿,从他视频的标题中也可以窥见一斑。

不得不说,他的视频标题总是那么的朴实无华,核心要义就是“野外探钓大鱼 怎么就这么难”

本来视频发布数量就少,标题重复度还这么高,让人不得不吐槽——这年头,只要内容足够有趣,哪怕标题如此敷衍,也真能火啊!

图片

图片源自B站

所以,他也不立啥“大神”人设,反而大方展示“菜鸟”日常:钓不到鱼就自嘲“又空军了”,遇到美食立刻两眼放光。

这种“不完美”的真实感,让观众产生强烈代入感。更有粉丝留言:“看他视频,就像跟着沙雕朋友去野游,鱼不重要,开心最重要。”

更新慢也能接广告,钓鱼赛道潜力巨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 @马李澳到处钓 更新频次低到这个程度,却依旧能接到商业广告。

比如,双11期间他会推荐大家去淘宝买迪卡侬、UTO等户外服饰,钓鱼之际还可以吃一盒白象干拌方便面。

不得不说,钓鱼市场实在太大了,只要有人关注的地方,就值得品牌投入。

image.png

图片源自B站

据统计,当前中国钓鱼人群已超1.2亿,从白发老者到幼儿园小孩,都对钓鱼这项运动情有独钟。他们不仅消费钓具(年均花费超3000元),还带动了户外装备、餐饮、旅游等衍生市场。

从专业的钓鱼装备,如鱼竿、鱼饵、鱼漂、各类桌椅板凳;到钓鱼过程中必备的户外服饰,如冲锋衣、防晒衣;再到钓鱼时方便食用的自热米饭、方便面等,各个领域的产品都能与钓鱼运动结合。

这种广泛的关联性,也为钓鱼类自媒体的商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B站、抖音等平台的头部钓鱼创作者,广告报价可达六位数。即便如 @马李澳到处钓 这类中腰部博主,依旧可以凭借精准粉丝画像,吸引到众多品牌青睐。

写在最后

当越来越多的创作者陷入数据焦虑时,@马李澳到处钓 反而以“躺平”姿态赢得市场——或许这就是互联网的黑色幽默:越想抓住流量,越容易被流量抛弃;而认真生活的人,终会被生活馈赠。

写到这里,小编不得不说一句,“现在的钓鱼佬是真的多啊!”哪怕寒冬腊月,在小编经常跑步的河边,都能有上百人钓鱼,甚至中午都不回家吃饭。

钓鱼的趣味到底在哪里呢?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积极留言!要不然等到春暖花开,我也弄跟杆儿去河边甩两下,给自己找找答案?

推荐关键词

24小时热搜

查看更多内容

大家正在看

B站对抖音下手了

B站也开了小店!

B站带货,攻“心”为上